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迎接学生返校,天津医专基础医学部严格落实学校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复课前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将疫情防控放在首位,全面落实防疫安全管理责任制,统一防疫标准,演练应急预案,根据课程要求提前为学生做培训,积极做好实验室防疫安全工作,全方位为师生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教育质量。
目前,基础部实验室老师已对11间实验室(形态5间,机能4间,生化2间)完成设备检查维护、保洁及防疫消毒工作,用TD消毒水对每间实验室的实验台、圆凳、电脑、仪器、水池、地面、门把手进行擦洗与消杀,每间实验室喷洒84消毒液,力争做到不留死角,为师生顺利安全复课提供保障。实验室门口设有消毒点,并张贴了七步洗手法,每一位进入实验室的同学要使用免洗消毒凝胶对手进行消毒后方可进入实验室。11间实验室已经具备了返校复课的基本条件。


依据前期线上教学情况及复课教学要求,结合满足防疫条件的实验室可容纳学生人数,实验室老师已做好实验教学课程分组授课调整及安排,每个上课班级准备两间实验室,合理调整实验项目内容及实验授课时间,严格落实教学进度并编排课表,确保教学工作安全有序。
部门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复课后将全面做好实验教学复课防疫安全教育。任课教师每堂课针对实验课程潜在疫情风险,对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防疫安全教育,强化学生在该内容学习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操作要点。实验老师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做好实验区域防疫宣教工作,积极宣讲防疫安全常识。

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复课后基础医学课程在面授课基础上同步开展线上教学。理论课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为学生讲解知识。实验课程在面授课基础上同步线上虚拟仿真实验,任课教师利用泰盟软件、国家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奥医慧学手机app等线上资源精心筛选细化实验项目,共193个,涵盖护理、临床、药学等十三个专业,生理、药理、微免、生化及遗传基础部医学重要学科,在面授实验课基础上同步补充实验项目,丰富实验项目的类型和数量。另外,基础部老师将做好复课前后教学内容的衔接,让学生在知识学习链接上实行无缝对接。在基础医学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把抗疫的感人事迹变成教学中的活教材,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生命健康教育,让学生铭记肩上的使命与责任,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服务于国家需要和民族振兴,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为保证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复课后每次课程实验室老师将做好各实验室卫生和安全检查,定时开窗通风和消毒,及时填写《通风记录表》和《消毒记录表》。实验课程教学中,师生需全程佩戴口罩,穿白大衣,保持一定距离。教师发放实验耗材前使用免洗凝胶进行手消毒,避免学生互相传递,减少与他人物品交接次数。若学生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任课教师依据《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转移发热学生,并将发热同班其他学生引导至备用教室、备用实验室隔离。
铆足干劲汇力量,张弓满弦迎学生,疫情下,复学前,基础部全体教师做足前期准备,细化工作环节,落实工作制度,未雨绸缪,精心安排,以最实、最细、最严的防护措施,确保开学后教育教学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顺利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