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复学防疫,收心护眼”——我校作为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承办“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科普线上活动”

2020.06.05

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由天津市医学会主办、天津市全科医学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和天津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共同承办的“科技工作者日系列科普活动”于5月27日-30日在线上展开。6月2日,面临学生返校全面复学,为适应疫情防控需求,针对学生心理生理变化,此次系列科普第一场主题为“复学防疫,收心护眼”。

本次专题活动特邀四位重量级嘉宾从不同的角度向大家科普复学防疫、收“心”、护“眼”方面的知识。来自基层的全科医生朱伟老师医生目前仍在隔离点值守,他首先从一个全科医生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了6月2日在师生复学防疫中的相关知识,并就大家关心的境外输入者的隔离流程情况做了详细说明,消除了广大师生的顾虑。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感染科的高斌主任是第一批奔赴武汉疫区的感控专家,他分析了疫情最新国际数据,介绍国内防控阶段性胜利的经验。他强调,多年来这些简单有效的防控经验对开学季的学生非常重要,即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咳嗽礼仪和手卫生,高主任介绍普通人群每天无意识抠鼻子揉眼睛次数达到15次,造成接触传播,故而疫情防控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洗手,通过如何选择合适洗手液,并互动演示“七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力腕”,讲解洗手达标的要领。洗手简单而不易坚持,需要广泛宣传,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建立人群良好的卫生习惯;

来自天津市眼科医院的李丽华主任介绍说,疫情期间上网课等各种生活工作习惯改变导致人群普遍面临视力下降,尤其是年轻学生。用眼过度的危害不只是戴眼镜就能解决,更会面临未来出现白内障和视网膜病变的高风险。用眼习惯不良造成的视力下降,应尽早发现并及早矫正。配眼镜过程是非常专业的,不可忽视。李主任向大家介绍了简单的用眼技巧:电子产品屏幕宁大勿小、间断用眼(20-20-20口诀:使用电子产品20分钟、20英尺(6米)外远眺20秒),并通过沐浴阳光、规律睡眠饮食,合理调节机体和视觉功能。

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的陈清刚主任通过丰富的心理治疗经验,分析学生复课面临的四种心理反应,包括对疫情过度担心的心理传播、居家放松切换到开学后紧张生活的心理适应、延迟高考对毕业班学生的焦虑心理影响以及本身就有固定学生人群心理适应能力差等,这些心理问题可能表现为情绪异常,甚至出现躯体化症状。如何进行情绪管理,陈主任从识别情绪、接纳情绪、转移情绪、宣泄情绪、放松情绪、调节情绪等六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实用的应对方法。

四位专家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网友们科普了复学防疫、爱眼护眼、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质量高,效果好,线上互动热烈。此次科普活动还针对基层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科普演示,分别为“心灵手巧、延缓衰老”、“糖友居家必备技巧”和“高血压常见误区知多少”。为把控科普活动质量,支持基层医生开展学术活动,学校作为天津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全面参与了此次科普活动的设计、组织和指导工作。